鋰電池占電動車整車成本結構的一半,不但扮演其心臟地位,更是電動車普及與否之關鍵。目前美國、日本的鋰電池模組成本都已大幅降低,有利於電動車的量產。日本預計2012年1度電成本降到500美元,2015年為300美元,而台灣則以接近200~300美元為目標。
車輛研究測試中心協理廖慶秋指出,由於電動汽車所能攜帶的電能有限,所以在車上對電能的使用如車內空調和暖風的選用,皆對電動汽車續駛里程有所影響。 |
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中心都會科學領域副總監陳文仁表示,目前美國、日本的鋰電池模組成本都已有大幅度降低,有利於電動車的量產。以日本來說,2009年時電池模組成本1度電成本為2,000美元,2010年降為1,000美元,預計2012年降到500美元,2015年為300美元,而台灣也目標降至200~300美元,只是目前時程尚未確定。
車輛研究測試中心協理廖慶秋也補充,電池更新費用為電動車商用化的另一關鍵。目前標準鋰電池的報價為新台幣5,000元/kWh,一輛1.5噸重的中型轎車,若須達到70公里的時速,需要15kW的功率,一次充電要達到100公里,需要25kWh,電池裝機費用達新台幣10萬元左右,就算舊電池回收能取得新台幣3萬元,電動車的上路成本似乎高居不下,而這也是業者目前普遍迴避的議題。
據研究機構的市場調查預估,2012年電動車數量將高達兩百萬輛左右,而到了2015年電動車數量將達四百五十萬輛,如此龐大商機雖誘人,除了補貼政策有助市場發展,鋰電池須再降低成本,才得以達到商用化量產之目標。